歡迎登錄企學研工業職業教育網 咨詢熱線: 010-82895227 關于我們 English

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教育與職業》   2019-06-25 10:49    閱讀 收藏
  6月20日,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由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已經連續發布八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報告匯集了全國32個省(區、市)的省級年報和1344所高職院校發布的院校質量年報,以及1155家企業年報告數據。會上,高職質量年報編委會主任、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長馬樹超對今年的高職質量年報進行了解讀。他指出,今年的高職質量年報有三個特征、三十個亮點、六大問題和三大挑戰。

  三個特征

  1.發展環境。國家對高職教育地位提升的認識前所未有,對高職教育取得成效的認可前所未有,對高職教育服務貢獻的期盼前所未有。

  2.投入保障。各地公辦高職院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支出均已超過12000元,生均財政經費保障達到政策目標。

  3.自身發展。新增學生反饋表,新增育人成效50強評價,新增各地落實政策綜合評價。

  三十個亮點

  1. 新增學生反饋表。

  2. 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學生工作滿意度在提高,對學生素養提升至關重要。

  3. 學生對社團活動的滿意度比2014屆高出6個百分點,學生在學校期間的上進心明顯提升。

  4. 高職院校在育人過程中強化勞動教育與行為規范,筑牢育德育人的基石。

  5. 2018屆高職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和平均月收入比2017屆有明顯提升。

  6. 學生畢業三年后的月收入比同期農民工高出2000元左右,高等職業教育對提高農村家庭畢業生收入日益顯現。

  7. 反映職業素養的重要性,有超過6成的學生畢業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

  8. 畢業生積極學習能力和設計思維滿意度均超80%,其創新創業的能力有明顯的提升。

  9. 新增育人成效50強的評選工作,體現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

  10.教學資源50強繼續發布,不僅是“大學校”,“小學校”也能進入教育資源50強。

  11.專業建設對接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構建專業群,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2.校企合作的辦學力度明顯增大,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學校達到644所。

  13.加強院校治理,把好質量關,取消畢業前清考,嚴格教學管理。

  14.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15.地級市政府重視高職院校辦學和整改。

  16.首次發布各地落實政策綜合評價結果。

  17.抓好骨干專業(群)建設,對接產業鏈,成為高職服務的亮點,也是“雙高計劃”建設的重要基礎。

  18.11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發揮著示范輻射作用。

  19.1344所高職院校全部面向社會發布質量年報。

  20.高職生均財政經費保障達到政策目標。

  21.繼續評選國際影響力50強,較大幅度優化指標,更加注重教學內涵建設的國際影響力,更多地體現在質量上。

  22.留學生規模擴大與規范管理服務同步。

  23.據不完全統計,30余所高職院校在境外建立了33個海外分校,“魯班工坊”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名片,還有595個專業教學標準落地國(境)外。

  24.沿邊境省份高職院校依托區位有利條件,探索建設“國門高職”新模式。

  25.多方共建國際合作平臺,分享職教發展模式與經驗。

  26.新增“到西部和東北地區就業人數”“橫向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等指標項目,強調對接市場需求、扎根當地發展。

  27.填補人才短板,助力欠發達地區發展。

  28.150余所高職院校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超過500萬元。

  29.加大高質量培訓力度,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高職院校依托專業優勢積極開展校內外職業培訓。

  30.服務國家戰略,成效明顯。

  六大問題

  1.工科專業大類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下降,學校應加強工科類專業學生對工作崗位的認同教育。

  2.專業結構不平衡、不合理現象仍然比較突出,院校需要加強與產業對接,及時調整專業設置。

  3.制約老師能力提升的因素還客觀存在,如有的地區給高職院校核定的教師編制數不足,正高級職稱教師崗位比例偏低,教師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注不夠等。

  4.院校本身不重視,高職質量年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5.學校應對新生進行雙創教育,讓學生明白未來的發展。

  6.社會服務能力不強,科研能力差。

  三大挑戰

  1.高質量的大規模發展面臨挑戰。面對大擴招迎來高職教育發展利好的同時,必將帶來高職院校教學資源更加“攤薄”和不同生源分類培養的挑戰。

  2.“類型教育”配套政策面臨挑戰。政策能不能落地,我們明年繼續跟蹤和評價。

  3.院校技術服務能力面臨挑戰。高職院校技術服務能力總體欠缺的現實,成為高職教育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度整合的最大短板,迫切要求各級政府對高職院校提高服務貢獻能力給予更多支持。

  出席發布會的嘉賓單位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建設教育協會、產學研合作協會、中國退役士兵職教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教科院、北京教科院、上海教科院、高等教育出版社等,還有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瞭望周刊、《教育與職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職教論壇》等22家新聞媒體單位,以及來自186所高職院校的近400名代表與會。

  記者:劉杰

瀏覽更多內容,請關注企學研官方微信公眾號!

標簽:職業教育

上一篇:為高職高質量發展護航
下一篇: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高職擴招培養高素質農民有關工作的通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台湾佬综合娱乐|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国产综合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综合图片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