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錄企學研工業職業教育網 咨詢熱線: 010-82895227 關于我們 English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輕工業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高地

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2019-06-06 11:14    閱讀 收藏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33年,其前身是“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86年職教初心不改、86年奮斗不止,86年英才輩出。學校堅持立足輕工行業,立德鑄魂育人,累計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多萬名愛國愛社會、專業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技術技能人才,畢業生遍布五洲30國,成為大師工匠和社會脊梁,創造了非凡的業績,充分彰顯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在區域經濟中的不可替代性,,真正實現了“本地離不開”,為廣東、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廣輕力量”。



  打造2+8專業集群,以專業服務輕工業

  學校根據廣東“十三五”規劃的產業新布局,尤其是廣州、佛山產業發展規劃,學校及時調整辦學定位,聚焦輕工領域的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廣東省支柱產業,以“對接產業、定位高端、突出特色、示范帶動”的整體思路重構專業群,按照“行業背景相同、技術領域相近、專業基礎相通、教學資源共享、職業崗位相關”的原則,打造了“設計輕工”“制造輕工”“服務輕工”專業集群。依照輕工產業鏈,圍繞“設計輕工”建設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群,圍繞“制造輕工”建設精細化工技術專業群,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營養食品技術、通信技術專業群,圍繞“服務輕工”建設園林工程技術、汽車智能技術、電商、酒店管理、商務英語專業群。完善工業機器人專業等3個協同教學中心建設,推進全校跨學院、跨專業群協同教學工作,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中高銜接試點、高本協同育人試點等工作,實現面向珠江西岸地區高端制造業,培養新興技術人才;面向珠三角地區服務業升級,培養現代設計、管理、商貿等服務類人才。



  打造人才培養高地,以人才服務輕工業

  學校堅持鑄魂育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輕工業,培養行業轉型升級急需的“德能兼備、技藝高超、國際視野”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創新“三結合、三提升”育訓并舉模式,打造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每年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近7000名技術技能人才,充分彰顯學校人才培養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可替代性。



  86年來,學校向社會輸送畢業生20多萬人,近60%的學生就業于輕工行業、企業,畢業生覆蓋廣東輕工業所有領域,產生了一大批行業巨頭、產業領袖,七位校友企業家受到毛澤東主席、四任國務院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學校是廣東輕工業最大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譽稱廣東輕工業的“黃埔軍校”。據廣東省輕工業聯合會專項調查顯示:塑料加工及造紙行業 95%的技術骨干和高層管理人員是我校畢業生,廣東酒類生產廠家 93%以上的技術骨干均為我校畢業生,廣東省制糖企業 90%的技術骨干和高層管理人員是我校畢業生,省內日化企業20%以上的研發工程師來自我校。學校藝術設計學院被稱為廣東“小廣美(廣州美術學院)”,我校畢業生是廣東創意設計行業的中堅力量。連續多年畢業生多項就業指標穩居全國前列,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9%。

  打造技術創新平臺,以科研服務輕工業

  學校通過引育高水平師資隊伍,與企業共建共享科研平臺,聯合開展行業關鍵技術攻關,極大地提升了科研服務綜合能力。

  一是科技成果豐碩。近5年,學校面向企業開展科技攻關項目278項,獲國家科研項目12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發明獎28項,累計申請專利661項,授權專利425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03件,專利轉化86項,轉化成果累積新增產值25億元。面向輕工企業開展社會培訓逾50萬人日,技術技能鑒定逾6.9萬人次。實施寓研于教、寓研于訓,開發科研項目創新課程85門。

  二是科研平臺與團隊建設與服務成效顯著。建成了省級工程技術開(研)發中心7個、市工程中心6個、省級輕工行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協同完成關鍵技術攻關78項,成果鑒定25項,科技進步獎18項,技術轉化35項。



  三是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高。“天然美白活性成分研發及美白化妝品制備關鍵技術”項目攻克了4項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件,獲省輕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成功產業化,實現年新增銷售收入6580萬元。“天然表面活性劑的研發和在發用品中應用關鍵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4件,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15年成功產業化,實現年新增銷售收入3560萬元。“蝦呈味基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獲省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產業化,實現年新增銷售收入2890萬元。

  四是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受到政校行企高度認可。學校是國家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全國僅3個,華南地區唯一),是廣州市知識產權試點學校、南海知識產 權試點學校,每年開展知識產權培訓1500人次。五是國際科研合作初顯成效。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高分子工程中心聯合開展高分子材料加工新理論與新方法的研究,面向生物醫學材料、超臨界流體微發泡擠出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與印尼三務集團共建全球椰子加工技術研發中心;與美國田納西大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合作研究 PET 基靜電耗散材料,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瀏覽更多內容,請關注企學研官方微信公眾號!

標簽:職業 教育

上一篇:高職有特色何愁學生沒出路
下一篇:3D打印技術進入餐飲領域 未來有望幫助吞咽困難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 欧美 国产 动漫 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