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國-匈牙利國際人才考試站項目之機器人技術專業群出海合作專題研討會在天津博諾成功舉辦,研討會以“技能出海、產教同行——中國·匈牙利”為主題,探討中匈合作、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水平提高等問題。本次會議邀請到了歐中企業與教育聯合會會長莫納爾·約瑟夫·費倫茨先生及團隊,同時吸引了來自企業、院校的4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開始,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究院院長、天津博諾智創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鄧三鵬向與會人員致歡迎辭,鄧教授表達了對莫納爾會長一行人的歡迎和感謝,介紹了當前職業教育和機器人產業發展,希望未來中匈合作能夠順利開展。
隨后,莫納爾會長代表歐中企業與教育聯合會介紹了匈牙利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與人才評價模式。莫納爾會長提到有許多中資企業在匈牙利投資設廠,政府和高校也積極參與推動機器人行業發展,國內機器人市場發展前景良好,希望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幫助匈牙利國內的機器人的生產和發展。
教育部魯班工坊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原院長張維津向參會人員作了雙高校建設背景下“教隨產出、產教同行”特色模式進行專題報告。張院長介紹了“一帶一路”的發展歷程,提到“一帶一路”對職教出海的巨大推動作用。張院長分享了魯班工坊的建設經驗,“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政府框架”三大路徑為魯班工坊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會歇之后,鄧三鵬教授作標準先行、教隨產出,助力機器人技術專業群出海合作的專題發言。天津博諾聚焦“工業+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生態產業鏈,積極參與國內國際標準編寫,培養輸出行業人才,參加比賽,展開國際合作,深耕機器人工業產業,打造工業4.0智能制造產線,與多所企業和院校緊密合作。
機械工業出版社數字資源創作中心副主任韓菲作“天工講堂”助力中國-匈牙利國際人才培養的專題發言。韓主任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機械工業出版的發展歷程和成就,目前正在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斷發展。韓主任通過一段視頻展示了“天宮講堂”的基本情況,平臺幫助學員自驅式學習,滿足人才培養需求。
機械工業“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評價項目辦公室主任、北京企學研教育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何勇解讀了中國-匈牙利國際人才考試站項目成果設計與行動計劃。從頂層設計、項目實施的各個方面介紹了國際人才考試站項目,通過強化品牌建設,樹立國際形象,提升技能水平,助力產業發展與國際合作。同時分享了中國-巴基斯坦、中國-埃塞俄比亞的國際人才評價項目案例。
在討論環節,中匈雙方就職業人才培養、機器人產業出海、雙方合作等各個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莫納爾會長對中方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表示贊賞,希望能夠盡快落實雙方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到匈牙利。
會議結束之后,鄧教授為匈牙利代表團介紹天津博諾的機器人設備。鄧教授向代表團講解機器人裝備亮點和特點,同時工作人員向代表團演示操作方法。鄧教授講解了各種功能用途的設備,用于教學、生產等場景,更有早餐機、對話機器人、模塊化集成設備、機械手臂等機器設備。在參觀過程中,鄧教授邀請參觀團上手操作機器設備,莫納爾會長也在參觀過程中展示了極高的興趣,提出很多問題,例如設備適用場景、操作難易程度等,鄧教授更是熱情解答。
會議由北京企學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助理、產教合作處主任陳杰文主持。
4月27日上午,匈牙利代表團訪問了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王興東副校長介紹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魯班工坊建設項目、相關實訓中心和EPIP教學模式。



匈牙利代表團參觀學校教學場所和設施,了解了當前學校所用的教學設備,各種機床、設備、無人機以及軟件等設施,參觀學生實踐教學場所,不同專業不同種類的實訓基地,了解學校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學校工作人員也向代表介紹了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魯班工坊項目,涉及印度、葡萄牙、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同時學院與多所企業和院校保持著緊密的合作和聯系,推動校企聯合培養高技術人才,滿足市場企業的需要。匈牙利代表團在參觀過程中也了解到當前中國職業教育現狀和水平,也上手體驗操作了教學設施。
